测斜仪的工作原理
测斜仪的工作原理是测量测斜管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变化量,从而计算出土层各点的水平位移大小。
通常在坝内埋设一垂直并互成90°四个导槽的管子,当管子受力发生变形时,将测斜仪探头放入测斜管导槽内,逐段(一般50cm一个测点)量测变形后管子的轴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θi,并按测点的分段长度,分别求出不同高程处的水平位移增量Δdi,即Δdi=Lsinθi。(1)由测斜管底部测点开始逐段累加,可得任一高程处的实际位移,即bi=ΣΔd。
(3)式中Δdi为量测段内的水平位移增量;L为量测点的分段长度,一般常取015m;θi为量测段内管轴线与铅垂线的夹角;bi为自固定点的管底端以上i点处水平位移;B为管口在该次观测时的水平位移 ;n为测斜孔分段数目,n=H/015,H为孔深。
本文由测斜仪整理,此文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上一文章:路面标线测厚仪该怎么操作?
下一文章:锚索计该如何安装